
2025年3月29日,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郭立新所长莅临我校做学术报告。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徐鹤喃,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、副检察长田凯作为与谈嘉宾出席会议。国家检察官学院(河南分院)、最高检检察理论研究所、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理论政策研究室、法学部等检察理论及实务专家、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学术报告会。我校副校长、法学部部长陈晓景教授主持会议。
郭立新围绕“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”主题,从实践、理论和法律支撑三层面,梳理新时代检察制度与理论发展背景。在实践方面,自党的十八大将法治中国建设纳入全面深化改革,系列重要会议持续完善法治布局,为检察事业发展筑牢根基;理论层面,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法治建设方向,成为检察工作的核心指引;法律支撑上,三大诉讼法等法律的修订,为检察履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 谈及“新时代检察制度和理论的新发展”,郭立新指出,受社会矛盾变化和监察体制改革驱动,检察工作理念持续革新,“在办案中监督、在监督中办案”等理念落地生根。与此同时,法律监督体系不断完善,刑事、民事等检察职能实现重塑,组织体系优化,工作机制持续创新。检察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,理论与实践形成良性互动,检察制度日益健全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,郭立新强调,检察工作迎来新挑战与机遇。检察机关肩负着推进国家工作法治化的重大责任,不仅要践行“全面充分协调发展”等理念,协同推进各检察领域的发展,还要优化内外部监督机制。检察人员需借助新技术,提升专业素养,回应时代需求 。
与谈嘉宾徐鹤喃与田凯分别就郭立新的学术报告分享了专业见解。徐鹤喃围绕检察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,从法律与政治、政治和业务、理论和实践、治学与科研四个维度进行了系统总结,为检察学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指引。田凯则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,指出检察工作的发展必须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。在理念层面,要追求全面、充分、协调的发展目标,实现高质效办案;在监督体系建设上,持续优化各领域工作;在监督机制和能力方面,不断探索创新,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,为法治建设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检察力量。
陈晓景在总结发言中,对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国家检察官学院、省检察院等单位,在检察学研究院成立过程中给予的帮助与支持致以诚挚感谢。陈晓景指出,郭立新所长的讲座内容丰富、高屋建瓴,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检察学专业知识,带来前沿的学术视角,拓宽了学术视野,也对我校检察学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(供稿:刑事司法学院;初审:陈在上;编审:冯凡;签审:王健)